官方服务热线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汽车百科 > 行业动态 > 正文

美联储承认长新冠”的影响,以及疫情对劳动力短缺的影响

来自:中汇名车 日期:2022-12-03 19:00:01 手机链接
美联储承认长新冠”的影响,以及疫情对劳动力短缺的影响

美联储鲍威尔在11月30日,首次公开承认了长新冠”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鲍威尔在演讲中贴了张图,承认美国当前劳动参与率并没有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这个其实就已经暴露当前美国失业率回到疫情前低点是有巨大水分。

我之前跟大家分析过很多次,美国失业人口是没把因长新冠”而无法就业的人去纳入进去,所以美国疫情越严重,长新冠”人群越多,那么美国失业率就会越低。

但与此同时,美国的劳动参与率却上不去,距离疫情前仍然有较大差距。

考虑到美国当前劳动参与率与疫情前的差值。

那么美国的真实失业率,应该不是当前的3.7%,而是5%左右。

鲍威尔是在12月1日凌晨,于布鲁金斯学会发表讲话发表这番讲话

鲍威尔称,一部分的参与率缺口反映了那些因为患有新冠肺炎或遭受长新冠”困扰而仍未加入劳动力大军的工人。但美联储经济学家最近的研究发现,参与率的缺口现在主要是由于超额退休——即退休人数超出了由人口老龄化所推算的水平。这部分超额退休人员现在可能占到劳动力320万缺口中的200万以上。”

鲍威尔还表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超额退休?健康问题肯定发挥了作用,因为新冠肺炎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此外,鲍威尔认为导致劳动力供应短缺的第二个因素是工作年龄人口的增长放缓。净移民人数的骤减和疫情期间死亡人数的激增可能是造成约150万工人消失”的原因。”

按照鲍威尔的说法,美国当前320万劳动力缺口,主要有3部分构成:

1、因为患有新冠肺炎或遭受长新冠”困扰而仍未加入劳动力大军的工人。

2、新冠肺炎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所造成的超额退休人员。

3、净移民人数的骤减和疫情期间死亡人数的激增。

总的来说,这也是美联储首次在正式场合,承认了长新冠对美国就业市场的扭曲影响。

因为奥密克戎不断变异所带来的的重复感染,一方面让很多人会不断请假,另外一方面是长新冠人群的增加。

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称,美国有近2400万名成年人患有长新冠”。

另外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在8月份曾称,预计有200万-400万名美国人因长新冠而无法就业。

那么究竟什么是长新冠”?

这个新华社在11月25日刚做了一个科普。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称为新冠后症状”,统指一些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经历的一系列长期症状。学术界更多使用新冠后综合征”等来描述大众口中的新冠后遗症。

严格来说,当前欧美普遍使用long covid”,也就是长新冠”这个说法。

但这个长新冠”,就是普通人理解的所谓新冠后遗症。

至于为啥还有专家抠字眼说长新冠”不能归类于新冠后遗症,这个大家都懂。

根据新华社这篇科普。

世卫组织对新冠后症状”的定义是指可能或确诊感染新冠的个人在感染3个月后还有症状,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且没有其他的明显诱因。

长新冠”的常见症状主要是极度疲倦、脑雾、嗅觉丧失、肌肉疼痛、抑郁和焦虑等等。

英国统计署,每个月的长新冠调查报告数据显示。

长新冠患者里,70%是出现疲劳,这个是最为常见症状。

其次有45%的患者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也就是俗称的脑雾”,通常会体现在记忆力和注意力问题,有时候也会出现认知障碍。

大家不要轻视这个脑雾,英国牛津大学保健专家埃玛·拉兹认为,在长新冠”众多的可能症状中,脑雾”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具致残性和破坏性的症状之一”。

美国目前长新冠人群有2400万,占总人口的7.2%。

英国目前长新冠人群有210万,占总人口的3.1%,这是英国统计署的数据。

所以,对于长新冠大家也不需要恐慌,理论上初次感染只有3%的概率会出现长新冠,97%的绝大部分人是没事的。

世卫组织虽然说,大约10%至20%的新冠患者在急性新冠感染后会出现持续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人即使出现长新冠,通常也会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症状消失。

所以,长新冠能持续超过3个月的人,概率并不算大,初次感染大约就是3%左右。

不过也需要注意,多次重复感染,是有可能提高长新冠的概率。

所以,我们不要对长新冠过度恐慌,同时也不要对长新冠过度轻视。

至少不要觉得没有长新冠这回事,或者觉得奥密克戎不会引发长新冠。

因为英国统计署的数据显示,有35%长新冠人群,是感染奥密克戎之后才有的。

此外,英国的长新冠人群里,有83%是持续超过3个月,有50%是持续超过一年,有24%持续超过两年。

这是英国统计署每个月的长新冠调查报告。

所以,我们客观理性的来说,97%的人初次感染是不会有长新冠。

因此,正常人初次感染新冠,也不用慌,大概率没事。

同时,3%出现长新冠的人群里,有一半概率会症状持续一年,24%概率会持续两年。

总的来说,我们不要对长新冠过度恐慌,但也不要过度轻视长新冠。

能不感染,还是尽量别感染。

能少感染几次,就尽量少感染几次。

一年内重复感染三五次的人,其身体健康情况,大概率是不如一年只感染一次的人。

不管奥密克戎毒性再怎么降低,它也是一种病,不是益生菌。

是病就尽量别去得。

现在很多人有点太过于轻视奥密克戎,觉得奥密克戎就跟流感一样,还觉得国外没疫情了,认为奥密克戎不会引发长新冠”。

如果大家以这种轻视的态度,去面对当前局面,很容易放大我们整体的代价。

所以我才要这样顶着压力,去跟大家实事求是的分析国外的疫情数据。

希望大家能够理性辩证的认知,奥密克戎是同时具备对个体威胁低”和对整体威胁高”的双重特征。

我们对奥密克戎,不要过度恐慌,也不要过度轻视,理性应对就好。

现在流行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那我们还是得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奥密克戎给我感觉,就像是游戏里的辅助,虽然奥密克戎自身的攻击性很弱,没啥输出,但辅助能力很强,不但会给敌人叠加负面BUFF,还会给队友叠加正面BUFF。

如果只关注重症率和死亡率,也就是病毒输出能力,那么比较容易轻视奥密克戎,因为现在奥密克戎在打了疫苗和重复感染前提下,重症率和死亡率确实很低。

但奥密克戎超强传染性,在感染基数骤增后,所造成的死亡人数不弱于同时间段内的德尔塔,是流感的7到10倍。

日本2019年流感死亡人数是3571人,但日本今年新冠死亡人数已经超过3万人。

也就是说,奥密克戎的单体伤害弱,但有大范围群伤技能,所以实际输出仍然很强。

更何况奥密克戎的定位是辅助,而不是输出。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点赞支持。

注:中汇名车( www.ogshifu.cn )提醒:[ 美联储承认长新冠”的影响,以及疫情对劳动力短缺的影响 ] 文章仅为流传信息,交流学习之目的,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汇名车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ogshifu.cn/show.php?cid=42&id=10223

热门资讯 尽在中汇

每日推荐 精选车型

相关文章

预约看车送好礼!

或致电我们,让我们为您服务 上班时间 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