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热线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汽车百科 > 行业动态 > 正文

疫情凶猛,国外有什么科技手段联防联控?(欧美国家对疫情的防控)

来自:中汇名车 日期:2022-12-07 16:00:01 手机链接
疫情凶猛,国外有什么科技手段联防联控?(欧美国家对疫情的防控)

新冠病毒基于强变异性及强传染性,已经肆虐全球三年,根据今日头条《抗击肺炎》专题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累积确诊6.3亿+人,死亡662万+人,而中国累积确诊917万+人,死亡3万+人,仅从数据上看,中国的防疫成果是比较成功的,在近16亿人口的超大规模管理中,较好的控制了发展态势,避免出现国外某些国家医疗系统崩溃、民众流离失所,暴毙街头的惨象。

但我们仍需不断反思,以便应对未知的病毒变异可能。

那么全球当前管控的手段有哪些呢?

先隔离保护老弱群体不受感染,在公共场所投放活新冠病毒,使人群主动感染,出现症状时及早服药,病愈后即产生抗体。因为人群是大体同时感染的,因此可产生一个同期群体免疫,同期群体免疫期内病毒无法再感染、传播、繁殖,最终被消灭,从而实现控制疫情的目的。

当出现疫情时,各地都能迅速的隔离密接人群,划定风险区,即切断了传播,保护了人群。但不乏有漏网之鱼”,这些遗漏的人群如果出行不受限制,必定会对目的地造成疫情。这就是当前国内疫情不断的原因。与其在出现疫情时隔离大量无关人员”,不如在未出现疫情时隔离少量疫区有关人员”。也就是把控制传染源作为防控重点:某地出现疫情时,要禁止人员跨市出行,已出行的就地隔离,才能阻断传播,早日结束国内疫情。

由此看出,从宏观的管控手段上,传统方法主要为2种,而这两种,都离不开一个重点问题:老弱群体防护。那么老弱群体如何防护,是否是思考的重点之一呢?

口罩+防疫码+测温是主要的鉴别及防护保障手段,然而,这些也需要有个前提,即保持接触距离(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接触、分泌物等形式传播)大大降低病毒传播的可能,我们关注到国外的一个特别做法:

通过每个人佩戴一个UWB定位腕表,腕表设定警报距离(如1米),通过10cm高精度的测距,当两个佩戴腕表的人员相距≤1米范围时,双方腕表即发出震动告警,提示保持距离。

而在相关场合加入基站,则可在发生告警时,同时上报给基站,记录当前情况,一旦有人员被感染时,可迅速精确的锁定真实”密接人员。

此做法当前主要应用于某些特殊场合,如公共办事点等等,通过震动提醒的方式,实现实时距离提醒,减少传播性,也在疫情发生后,提供关联追溯。

目前已应用超2万人,具备一定的区域灵活管控效果,但较难大面积推行,主要基于人员需要佩戴额外设备及具有一定建设成本,无法基于个人自愿进行推行,更多基于特殊场所管控需要,如进入某特定场所必须佩戴,离开场所时进行回收。

通过国外的创新应用(当然不一定合适我们国内),但我们进而反思,是否可以通过更多的物联网技术手段,如结合手机蓝牙、WIFI等,实现更趋于简化、低成本的智能化手段,助力防疫呢?

欢迎集思广益,探讨出策。

注:中汇名车( www.ogshifu.cn )提醒:[ 疫情凶猛,国外有什么科技手段联防联控?(欧美国家对疫情的防控) ] 文章仅为流传信息,交流学习之目的,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汇名车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ogshifu.cn/show.php?cid=42&id=11011

热门资讯 尽在中汇

每日推荐 精选车型

相关文章

预约看车送好礼!

或致电我们,让我们为您服务 上班时间 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