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热线
自2019年底,中国面临着全球多轮疫情流行的冲击,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的战略,对比全球抗击疫情的战况,中国方案不但将死亡率和感染率降低了最低,甚至连困扰人们的流行感冒也几乎消灭殆尽,我和我的家人已经三年没得感冒了。
中国抗疫成绩斐然,令全球瞩目。但2022年底,最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发了新一轮的疫情来势汹汹,感染范围更广,更快,如何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成为新冠病毒抗疫战下半场的重要课题。
过去三年,疫情中的人们和底层社区防控人员、高层管理者一样,备受煎熬。未来,疫情如何应对,值得我们思考。
以下是几个最基本的认知和判断:
新冠病毒100年前就有,感冒等传染性疾病一直困扰着人类,就像每年春秋两季的流行感冒,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可以预测,如果没有疫苗根治,新冠病毒就不能像黑死病、鼠疫、天花一样被彻底消灭。在疫苗研发出来之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人类与病毒最终要共存。
在国外有很多躺平的国家,他们已经与病毒共存,新冠病毒已经成了他们的流行感冒”,对于中国,不可能用于封闭,最终也要打开国门,中国人与病毒最终也要共存。
三年过去了,人类想到了针对新冠病毒的各种方法,有躺平的,有清零的,有接种疫苗的,有的靠自身抵抗力扛过去的。有的国家死了上百万,几乎所有国家的经济,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如果抗疫是场持久战,我们是在防御期,对峙期,还是已经反攻?
如果把人与病毒的和谐共存作为疫情的终点,那应该是近身肉搏战,而此时的我们,与病毒隔离,最多只能算是对峙期。我们正用各种方案,应对病毒的一波又一波的进攻,我们距离反攻也很遥远。三年了,我们和病毒还在对峙,这就是现状。
抗疫中,高层坚持了一个重要原则——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中国以民为本的特色,也是最为可贵之处。其实,中国抗疫的大背景是中国的国情——
我国是人口大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7亿,少儿人口超过2.5亿,一老一小”群体规模很大。同时,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冲击,如果不管防”、放松治”,大量有基础性疾病患者、老年人、儿童等人群身体健康将受到严重威胁。
但中国另一个国情也不容忽视——民生。三年的抗疫,很多失业,还要继续缴纳房租,社保,房贷;有孩子的家庭,不得不陪着孩子上网课;有老人的家庭,看病就医受到影响。有些事,可以挺几天,几个月,但很多事儿是没法挺三年。
长期共处一室,夫妻,长辈与子女难免磕磕碰碰,甚至每个人自身,因为工作、事业受挫,都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长期的隔离,封闭,也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三年的非正常状态的生活,本身就是非常态。
其实,这个时期最辛苦的不是老百姓,而是底层社区人员。很多人不喜欢做核酸,不愿意张嘴,但做核酸对于社区人员则是个苦活,一大早晨四五点,就开始准备核酸,要消毒,要登记,还要面对那些不配合的居民。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说,生存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但是生存之上还有被尊重,社交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疫情期间,除了生存,很多需求都是奢望。三年,为了生存我们付出了什么?能不能既有生存权,又有生存的自由?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高层领导人曾经总结出很多深入浅出的道理,比如邓小平提出:无论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这些富有民族特色、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展现了邓小平尊重实践、崇尚实践的宝贵品格。更早的实事求是”与两个凡是”的大讨论,更是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大幕。
灵活性贯穿于邓小平各个方法论。所以,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在东部沿海设置开放城市,将深圳设置为经济特区。事实上,这些开放特区极大调动了地方积极性,最终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在抗击疫情这件事儿上,是否也能展示高层灵活性的特质呢?能否只要有助抗疫就是好猫”,也能摸着石头过河”呢?在高效的互联网大厂,在做重要决策时,往往进行AB测试,让两种决策分别经历实践的考验,哪个效果好,数据用哪个。针对同一需求,也会组建不同的团队,进行赛马PK。
AB测试、赛马机制,让这些企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率和决策效率。那么,能否在抗疫这件事上,也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用AB测试的方法,引入赛马机制,将各种可用的策略和战略进行试点和测试呢?
改革初期,特区建设拉响了改革的号角。后来,根据特殊情形进行特事特办的思维,一直贯彻至今。深圳特区之后,沿海特区,浦东新区,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的建设,都是这类典范。
新冠疫情抗疫,是否也设立特区”,就像互联网公司的AB测试和赛马机制一样,用事实说话,让实践帮助决策呢?我们不妨设计一套不一刀切的抗疫特区”方案:
1 将中国分为三大区域:常规动态清零区域,西部强化防御区域,和沿海疫情特区”。
2 三大区域的区别: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管理水平,经济状况和医疗水平也不尽相同。大部分的确已经习惯,而且效果不错,应该执行动态清零的政策,
单就疫情防控来看,个别西部地区,甭说是既要控制疫情,又要保证经济的要求,就算单拎出一项,恐怕很多管理者也难以胜任。这些地区,发展经济已然没有指望,还不如专心做好抗疫工作,如果抗疫加码,能够阻止疫情,其实未必不是好事。
东部的疫情特区,管控手段接近国外躺平的方案,主要目的是为了保经济,但不能让疫情扩散的其他区域。所以,应设置只允许进入,不允许出去。出疫情特区,仍然需要严格的核酸报告。
一个是疫情特区内部,新冠病毒泛滥。最糟糕的情形,也就是国外目前的状况——病例暴增,医疗资源被大量挤占。但中国公民更加自律,口罩佩戴更为自觉,传染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如果准备足够的医疗设备和物资,应该可以抗住这一波疫情。
第二是成功群体免疫,经济走回正轨。这样,疫情特区,就可以逐步扩大,从小城市到大城市,甚至扩大到如海南的这样的省份。伴随开放的省份越来越多,中国抗疫也完成从防御到反攻的最终胜利。
注:中汇名车( www.ogshifu.cn )提醒:[ 三年疫情中国完胜西方 疫情特区可否成为新选项 ] 文章仅为流传信息,交流学习之目的,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汇名车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ogshifu.cn/show.php?cid=42&id=9326
澎湃新闻记者 吴冠 继去年9月的“欧洲计划”后,吉利集团旗下高端品牌领克汽车又跨出全球化战略的第二步。 ...
根据保监会交强险上险数据,2020年我国进口车累计上险量为999,646辆,近百万辆的体量还是非常可观的。而在很...
不知从何时起,曾经晒美食、晒心情、发表心灵鸡汤、甚至秀恩爱的微信朋友圈,已被代购成功占领。通过海外代...
本系列文章主要介绍2024年初,登陆俄罗斯市场首发的中国新车。在上一篇2024年这些国产车将登陆俄罗斯,15款...
在老司机的眼中,丰田兰德酷路泽的确以实力演示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越是环境恶劣的地方...
近几个月因受疫情影响,平行进口汽车企业的销售和资金运转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为...
前不久,小智身边一个朋友在询问买车的事儿,20万元左右的预算是买紧凑型SUV,还是中型SUV?其中,他...
今天跟大家聊聊,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平行进口车,什么是平行进口车呢,其实它的全称叫“平行贸易进口车”,也...
10月12日,第23届“俄罗斯年度汽车”获奖者名单在莫斯科揭晓。中国有17款车获奖,其中两个品牌跻身今年俄罗...
什么是平行进口车? 平行进口汽车,全称是平行贸易进口车,简称平贸车。是指未经品牌厂商授权,贸易商从海外...
【编者按】 5月22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18年7月1日起,进口整车及零部件关税的下调。这将...
用更便宜的价格买车,可以说是所有新车买家的追求,哪怕是高档、昂贵的进口车的买家也不例外。殊不知,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