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答

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前瞻分析报告(全卷)(国内汽车电子产业现状)

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前瞻分析报告(全卷)(国内汽车电子产业现状)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专注于中国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汽车是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执行器、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它们的部件组成的电子控制系统。它是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和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总称,主要是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娱乐性。

汽车电子产品根据对汽车驾驶性能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汽车电子控制装置,要和车辆上的机械系统配合使用,也就是所谓的机电结合”汽车电子装置;它们包括发动机、底盘和车身的电子控制。比如电子燃油喷射系统、防抱死制动控制、防滑控制、牵引力控制、电控悬架、电控自动变速器、电子助力转向等。,另一类是车载汽车电子设备,可以在汽车环境中独立使用,与汽车本身的性能没有直接关系。它们包括车载信息系统(行车电脑)、导航系统、车载影音娱乐系统、车载通讯系统、互联网设备等。

一、行业发展现状

汽车电子化被认为是汽车技术发展的一次革命。汽车电子化程度被认为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开发新车型、提高汽车性能的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汽车厂商认为,增加汽车电子设备数量,推进汽车电子化,是抢占未来汽车市场的重要有效手段。

近年来,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趋势的影响和政策的推动下,汽车电子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各个领域,带动了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后倒车雷达、中控屏、倒车影像系统、巡航系统、前倒车雷达、预警系统、并线辅助系统的普及率分别为86.25%、85.57%、78.50%、72.58%、37.46%、13.54%、20.79%。

与此同时,整车占比快速提升。2020年,中国汽车电子占整车的比重从1980年的10%上升到34.32%。预计在互联网、娱乐、节能、安全四大趋势的带动下,汽车电子水平将持续增长,到2030年,汽车电子占整车制造成本的比重将接近50%。

随着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的规模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到1104亿美元,同比增长7.3%。

其中动力控制系统占比最多,占整体市场的28.7%;其次是底盘和安全控制系统,占比26.7%。

注册的汽车相关企业的数量也在增加。2020年受疫情影响,注册企业数量下降。随着疫情得到控制,2021年中国汽车电子相关注册企业数量快速上升,达到150.5万家,同比增长80.2%。

第二,行业的上下游市场

汽车电子上游主要是汽车电子元器件,中游以系统集成商为主,设计、生产、销售模块化功能。下游是整车环节,以汽车企业为主,在产业链上有很高的议价能力。

1.上游情况

(1)传感器

传感器是汽车电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是指能够感知规定的测量信号,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转换成可用信号的装置或设备。是我国强基工程”的核心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益于政策利好,以及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传感器在新兴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移动终端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应用空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感器行业在互联网的力量下会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未来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传感器行业市场可期。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951.8亿元,同比增长17.6%。

(2)动力电池

电池是为工具提供电源的电源。是指为电动汽车、电动火车、电动自行车提供动力的电池。在国家双碳”目标下,新能源电池材料和电池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需求空间广阔。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19.7GWh,同比累计增长163.4%。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到186.0GWh,同比累计增长182.3%。

(3)电机

电机是指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输的电磁装置。电机作为机电能量转换的重要装置,是电气传动的基本部件,其耗电量占总用电量的60%以上,在国民经济、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高。在此契机下,电机制造业也得到快速发展。2020年,中国电机制造业市场规模达到10587.28亿元,2021年市场规模为11224.26亿元,同比增长6.02%。从这两年的市场规模发展来看,电机制造业在发展。

同时,随着国内电机企业制造水平的提高,对研发的重视,以及对国际同行先进技术的不断消化吸收,现阶段国内电机制造业的研发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国内电机品种规格多,应用范围广,工作效率高,正在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近年来主要新产品有:变频电机、变极多速电极、低噪声电机、电磁调速电机、高效异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高转差率电机、侧磁制动电机、电磁制动电机、振源异步电机、防腐异步电机等。但是,与国外同行相比,国内电机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包括外观、材料、制造工艺、设备专业化等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2021年中国电机制造业产量达到3698.22GWH。

2.下游情况

电子下游应用结构单一,主要用于汽车市场。因此,汽车电子市场与汽车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的汽车工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近半个世纪以来,汽车涂装行业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坎坷历程不断成长。具体来看,2018-2020年,受行业景气和贸易摩擦的影响,汽车市场发展放缓,产销量逐步下滑。2021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和汽车行业的回暖,汽车产销量开始回升。2022年,随着稳定经济的一揽子政策进一步发挥作用,汽车产销保持较快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汽车产量2608.2万辆,同比增长3.4%;汽车销量2627.5万辆,同比增长3.8%。2022年1-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57.1万辆和1447.7万辆,同比增长0.8%,销量下降2.0%。与1-6月相比,生产增速由负转正,销量降幅继续收窄。

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企业更愿意尝试新的供应商,产业链更加开放;同时,为了保持产品性能和价格的竞争力,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传统汽车有更高的迭代更新速度。也使得国内汽车电子迎来发展机遇。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67.7万辆,占全球销量的56%以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27.9万辆和319.4万辆,同比增长1.2倍,市场份额达到22.1%。

其中,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分支,得益于近年来新能源普及率的不断提升,产销规模大幅提升。尤其是2020-2021年期间,纯电动汽车发展迅猛,产销量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0.5万辆和11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11.6%。2021年,我国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94.2万辆和291.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倍和1.6倍。2022年1-4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8万辆和123.9万辆,同比均实现翻番。

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前景如何?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前瞻分析报告(全卷)》详细分析了中国汽车电子能资源潜力、中国汽车电子产业政策、国内外中国汽车电子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中国汽车电子能利用产业发展、中国汽车电子能源重点企业经营、中国汽车电子能源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规划等,帮助企业和投资者了解中国汽车电子能源行业市场投资价值。您若想对中国汽车电子能源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汽车电子能源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智研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前瞻分析报告(全卷)》同时智研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

购车热线
咨询港口直销价购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