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答

微型汽车研究报告(微型汽车研究报告范文)

微型汽车研究报告(微型汽车研究报告范文)

微型汽车(城市代步车),顾名思义它不同于远途交通工具,是一种游戈于近距离的代步工具,城市代步车应定义为:适合城市人群代步的交通工具。

我国对微型汽车没有标准,近年来各地生产了许多五花八门的低速电动车、老年代步车等小微型车辆,由于没有国家标准,制造企业根据人们的需要设计生产出了这些交通车辆,有些车辆外形还是很受欢迎的。但是事故的频发和与机动车辆抢道等问题的出现,政府不得不采取加以禁止的措施。

那么哪一种交通工具适合城市作为个人交通工具,来满足日益增加的人们对这类物质文化产品的需要呢?政府如何具备前瞻性加以政策引导,防止无序生产的局面蔓延呢?我认为政府引导的方法之一就是制定标准。标准是指导社会有序生产的航标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应该标准先行!特别在经济建设领域。

此文重点阐明的城市代步车主要是微型汽车。

一、微型汽车的外形尺寸要求:这种车辆应该适合上班族,同时也适合老年人和妇女接孩子用,其基本要求应该是:1、四门四座、有空调、自动挡;2、外形尺寸应该是3.5m×1.5m×2.0m(长×宽×高)以内;3、时速在100Km;4、纳入机动车管理范围。

四座设计的必要性

因为接孩子时不准许将小孩坐副驾驶位置,所以要定位到四座才合理合规。

外形尺寸问题

目前国内小型汽车尺寸大都在宽度1.6米,只有一款奇瑞QQ3尺寸在1.5米,日本的微型汽车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们制造的微型汽车,标准尺寸为3.4m×1.48m×2.0m(长×宽×高),这种微型车翻译成汉语为轻自动车,英文表述为K-car,日本国内统称黄牌车。这种车占地面积较小,非常省油,在日本生存发展了几十年,经久不衰,说明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生命力。

图1日本微型汽车标准

图2.微型汽车内部尺寸

我们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将微型汽车外形尺寸规定为不超过3.5m×1.5m×2.0m(长×宽×高),在此范围内可制造各种城市车辆。例如小轿车、小货车、快递车、垃圾车等,长度3.5米适合车内座位间距拉大,克服目前小汽车后排座位狭窄的问题,做到车小空间不小。日本微型汽车标准宽度规定为1.48米,精确到10毫米,可见日本技术标准的严谨性。

如果我国能统一标准,将城市代步车(微型汽车)控制在一个科学的尺寸内,即可节省30%的占地面积(与三厢轿车比),对缓解停车和交通拥挤有很好的积极作用。目前街上一个人开一辆三厢车的现象非常普遍,这是造成马路拥堵的一方面原因。

拥堵的马路现状

图3.拥堵的城市马路

我们不反对每个家庭有一辆SUV,毕竟每个家庭都想买一辆能容下全家人出行的交通工具。但是对于上班族和城市老人妇女来说,实在没有必要开着一辆三箱车去上街,一般情况下还是开一辆节能环保的微型车就足以。日本的微型车占整个个人交通工具的36.5%,足以说明经济适用的交通工具是我们应该提倡的方向。

实践证明:微型汽车的通行效率远远高于三箱汽车。

二、市场预测

国家提倡电动汽车优先的方针,所以在研制微型汽车的同时,可以设计制造电动、汽动、油电混合动力的城市代步车。值得注意的是要强调内在质量,防止目前国内只追求市场,不注重质量,只压价销售,不考虑寿命的错误做法,将机动车做成了玩具车。要做到车小空间不感觉小,质量有保证,安全有保证。

我国过去销售的奇瑞QQ3和天津大发黄色面的就是合资的微型汽车,技术属于日本的早期产品。日本先进的技术是不会出口的,我们应该积极研发国产微型车技术,不要走照搬照抄的老路,始终受制于外国,以我国目前的能力,完全可以制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代步工具,关键是政府如何引领的问题。

在研制电动交通工具时,轮毂电动机值得重视,它克服了传统电动机通过轴转动的作法,直接进行轮转动,节省了能耗,值得提倡。关键是如何提高轮毂电动机的能效,使之跑得远,更安全。

市场问题:

2018年日本汽车市场销量分析

类别

销量(辆)

同比增长率%

乘用车

2895,454

-1.6

微型车

1924,124

4.4

货车

438,787

1.5

客车

13,702

-12.1

合计

5,272,067

0.7

我国2019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客车产销分别完成47.2万辆和47.4万辆, 货车产销分别完成388.8万辆和385万辆,由于小、微型汽车没有分类,只有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占乘用车销量的5.62%,日本微型汽车占比36.5%。我国微型小汽车的社会需求量强劲,特别是近期五菱宏光MINI EV销售情况,自去年上市以来,每月都在上万辆的销售,可以看出市场潜力巨大。

微型汽车可以做成各种车辆,有着广阔的市场需要,下图是我们收集的一些日本微型汽车的图片:

小轿车 面包车

卡车 房车

三、目前我国现有微小型汽车的问题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几十年来,还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取得了长足发展,出现了一批汽车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但是由于急功近利的思想,只是注重拿来主义,忙于合资合作,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技术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

问题1、解决好学习问题是关键。

没有很好的学习引进国外的先进微小型汽车制造技术,特别是发动机技术,目前我国三缸汽油发动机技术还属于落后状态;新能源技术也有待探索;

问题2、盼望弯道超车,用电动车来代替汽油车。

岂不知科技发达的日本没有将精力用于电动汽车的开发上,而是在开发新能源汽车(电动车不属于新能源);

问题3、日本学习德国的汽车制造技术值得研究。

日本是战后派遣大批的工人去德国工厂打工,学到制造技术后分批回到国内,而我们只是在合作,有些工厂的车间,连我们的工人都不准进入。我们合资生产的汽车都不是日本最先进的车型,只是满足国内市场罢了;

问题4、我国至今没有《微型汽车标准》。

标准是指引市场发展的方向标,没有标准很容易误导市场。没有标准也说明我们的市场机制还不够成熟,有关部门缺乏信心和决策能力,想让市场去选择,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问题5、汽油车短时间内不可取代。

石油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主要能源,汽车就是烧油的机动设备,这是客观规律。在新能源没有取代之前,盲目地去关闭传统能源消费方式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问题6、微型汽车不是小型汽车。

汽车分类大致有重型汽车、轻型汽车,轻型车又分三箱车、小型车和微型车,另外还有一部分属于专用特种车。小型车和微型车是有区别的,例如日本将宽度不超过1.48米列为微型车标准,精确到厘米,可见日本对待产品定义的严谨性。而我国没有这个概念,许多车宽在1.6米以上也说成是微型车。

问题7、以国情不同将国外先进技术拒之门外。

有人认为日本的微型汽车不适合中国,日本国土狭小、人小、马路窄小,岂不知我国虽然国土辽阔,可人口居住地人口密集,并不都在戈壁草原;日本人平均身高已超过我国。所以拿狭义的地域文化看待中国市场,是羁绊我们健康发展的思想束缚;

问题8、拿来主义不是我们发展的方向。

一谈到合资合作,就认为是将国外先进的技术产品拿来,组装成车就行了。在我们缺乏资金的时候,合资只是合作生产,利益共享。我们拿来资金后主要是要研发自己的技术,可惜有哪一家合资公司不是只投设备,我们见不到现金的!包括我们许多合资合作的汽车制造企业,大都是组装厂而已,自己的技术产品又有多少呢?

问题9、研制本土的微型汽车是当务之急。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现在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口增多,2.5亿的退休人群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他们要上街看病、接送小孩、买菜,希望有一款城市代步工具,而我们没有满足他们代步的东西;

问题10、创新门槛受限。我们团队曾准备投资研制微型汽车,但在发改委投资项目备案条件上受到阻断,因为它要求要有足够的场地,要有两年以上生产历史,要有不少于年产10万台汽车的能力才行。在一个创新产品的初期阶段很难达到这些条件,我们只有望尘莫及了。

四、管理问题

这种城市代步车应符合机动车道路管理规范,不能另立标准,既然属于上路的交通工具,必须严格按照机动车统一管理,否则将会给交通秩序带来隐患。

目前社会上制造的老年代步车,实属一个错误的概念。车辆只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分,不存在其它分类,这是一个基本社会管理学原则,所有微型汽车都应纳入机动车管理范畴。

总之:政府层面应制定城市代步车”或微型车”技术标准,积极引导企业研制适合城市交通的代步工具。

希望有眼光的企业家能够抓住时机,制造出适合人民需要的微型汽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我们的强国梦!

2021年除夕于郑州市

相关文章

购车热线
咨询港口直销价购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