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受中国科学院大学邀请在线上作《新形势下的疫情防控》主题讲座。
高福院士在讲座中强调,一定要把疫苗打起来,要相信科学。疫苗提供四级保护:防感染,防发病,防传播,防重症、死亡。目前来看,前三防——防感染发病传播,免疫以后都大打折扣,但是防重症、防死亡的效率还是很高。而且防感染防发病防传播尽管大打折扣,但如果感染了,症状会比较轻,疾病负担也比较轻,可能不需要住院,也不需要吃什么药。
此外,高福院士表示,不能把医院当成菜市场,要有序看病,践行分级分层医疗。「比如说轻症和青年人,大家就不要去医院挤兑了,把医院有限的治疗资源留给老年人和具有基础疾病的人。」
以下是高福院士讲座实录:
今天的题目叫「新形势」,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形势?在当前疫情的情况下,国际形势如何?国内形势又如何?我们先从「形势」( where are we?)这个角度,来看看新冠疫情的流行。
现在全球新冠的流行还是非常严重,三年了,没见到疫情有停止的迹象,而且病毒一直在变异。从武汉发现最早的病毒,逐渐变成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这些用希腊字母命名的毒株,到2022年2月开始,全球流行的病毒已经都是奥密克戎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奥密克戎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变种,这些变种各有各的特点,但总的来讲,根据我们目前对奥密克戎掌握的情况,在病理上,它主要在呼吸道上皮增殖复制,而且增殖复制能力很强,在肺部的增殖复制能力较弱;传染性相对较强。
为什么会出现奥密克戎?现在有三种假说。
第一种假说,这个病毒早就存在了,只不过经过竞争,它自己变得优势了。
第二种假说,它原来是在动物群里隐匿着,悄悄地传播,后来突然从动物群里边跑出来了。
第三种假说,认为是由免疫逃逸造成的。因为奥密克戎毒株最初是在南非发现的,而在像南非这样的非洲国家,艾滋病的感染率很高,大概在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几乎5个人里就有1个阳性。艾滋病人有免疫抑制,这些人疫苗打的又不足,当病毒在这类人群里传播的时候,可能就不是急性感染,相对来说病毒在人体内待的时间更长,所以给它留出了适应个体的机会。
现在中国放开,也引发了国际上好多人的担心。因为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一生病一着急就爱跑医院,去买药吃药,其实这个习惯不好。
老实讲,这个病毒一直在和人类进行着斗争,就像猫鼠游戏一样。我们人类本来应该也有几次机会能把它消灭掉,比如说:如果早期我们在武汉或者其他地方能更早发现这个病毒,能把这个病毒灭了,或者把它赶出人群,不在人群里边传播,能让病毒变弱或者把病毒消灭,但是这些机会都没有了,所以我们不得不和病毒长期待下去。
最近网上说日本出了个新毒株叫地狱犬(dog of hell),有那么厉害吗?
实际上,它就是奥密克戎的一个新的变异株,没有发现其致病力或者是传播性更强,甚至东京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认为,它可能不仅不强还减弱了,所以大家坚决不能信网上的这些谣言。
但是有一个基本概念,大家要知道,
截至2022年11月27日,全球报告的新冠死亡情况如下图所示,现在北半球进入冬季了,相对来说情况比较严重。
全球现在的病例是6亿4千万,死亡人数不到700万,而1918年的大流感预估造成了2500—5000万人死亡。为什么新冠的死亡率能控制得这么好?这并不是说好像新冠不致命,而是因为科学。中国人民发现病毒后先分离出病毒、测序,不到一个星期,把序列全球共享,之后全球开始开展疫苗研发,不到一年人类就用上了疫苗。药物研发对人类战胜新冠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全球人民团结起来的非药物干预措施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尽管我们也有失误,但是总的来讲,人类能够将新冠死亡人数控制在低于700万,在新冠大流行的情况下已经算是相当大的成就。
再来看看我们国内的本土疫情情况,现在是创了新高。2020年4月8日,武汉解除封城后,国内病例很少,之后全国陆陆续续有一些输入病例。每次输入,我们坚持动态清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基本方针策略,基本上控制得都挺好,但是从今年年初就开始控制不住了。
实际上,在去年年底,我就预感一个国家或地方已经很难把这个病毒控制住了,相当难了,清病可能还有希望,轻毒的希望非常小。
在目前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下,我要提醒大家,相信科学、科学防控,一定要注意防控「信息流行病」,它最麻烦的地方就在于正确的和不正确的信息放到一起。
三年的科学防控,我们是取得了伟大成就的。我们保护了生命,全球我们的生命损失是最低的;我们赢得了时间,有足够的时间让我们研发足够的疫苗和药物;还有心理的准备,物资的准备等。
疫情防控措施要优化,为什么要优化?完全是基于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征,以及对我们三年来的综合防控措施进行评估,让我们可以更加科学精准地做防控工作。
我们一直都是边防控、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一直都这样的原则,同时坚持三个导向:问题、需求、目标。现在这病毒不走了,那么我们就想办法和病毒一起共存。
我们到底一直在纠结什么呢?大家知道传染病有三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如果大家都打了疫苗,不感染了,易感人群就没了,传染病也就没了;传染源打中了,传染病不也没了吗?
所以从动态清零到精准防控,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不要管传染源?到了今天,我们的策略调整不纠结了,我们清病但是不清毒了,这点非常重要。当然病不可能清,但是想办法不让他有病,有病给他治疗,病变少一点,病症轻一点。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重点人群的加强针疫苗,今天公布了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的指导性原则,告诉我们究竟该如何打加强针疫苗。
注:12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关于印发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现阶段可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与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时间间隔为6个月以上。
根据方案,所有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疫苗均可用于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优先考虑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或采用含奥密克戎毒株或对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清病不清毒,这里非常关键的是共存和隔离分层次,隔离必须要分层次了,取消全员检测,工作环境不静默这一系列措施,大家现在已经看到了。
下一步,最关键的就是要把这个病从「乙类甲管」,回归「乙类乙管」,这是调整的大方向。
现在的状况是多种病原流行交织,尤其是在北方,包括流感、细菌、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等,各种病毒到冬天都会引起感冒,大家一定要注意识别。
如果是新冠且怀疑已经肺炎了,你必须到医院;假如不是,你就不要去挤兑医院的资源。这就是为什么家庭测抗原有一定意义。那么现在有一个问题,我再次表示我不是临床大夫,我只是给大家说一点点个人体会,阳了怎么办?
张文宏提出有序感染,也就是分拨感染,虽然这个病管不住了,但我们要分拨感染,关键的一条就是不要造成医疗资源的挤兑,医疗资源一旦挤兑了,就会造成灾难性的伤害,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由此让我想到,我们能不能抓住这次危机改变一个观念。
一直以来,医改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把医院看成菜市场,一得病就像每天做饭一样,就要到市场去买东西。而在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去医院看病都是预约制,希望我们大家也遵循这样的预约制,这需要国人改变观念,不能把医院当成菜市场,我们要有序看病,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分级分层医疗,比如说轻症和青年人,大家就不要去医院挤兑了,把医院有限的治疗资源留给老年人和具有基础疾病的人。
我们应该通过这次疫情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让未来中国医改真正走向正轨,把大医院、小诊所的职能明确,不能多大的病都往大医院跑,搞到小诊所没事干。
希望通过这次疫情提高大家的认识,有些疾病可能不用小诊所都不用去,在社区服务中心就解决了,有些可能 CDC(疾病控制中心)系统就解决了,比如每年冬天重点人群打流感疫苗,地方CDC、社区服务中心就可以解决,诊所也不用去了,这一点我呼吁大家一定要关注。
再回到阳了该怎么办的话题。目前的研究结果证明,一旦阳性,一旦有病毒感染,病毒的载量和症状呈正相关。所以,当病毒载量很高的时候,发热就高,病程持续就长,肌肉疼痛就明显。
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对症治疗退热。还有想办法用一些特异性的和非特异性的药物降低病毒载量,比如说最近正在临床试验的单克隆抗体鼻喷、多肽抑制剂鼻喷,这些完全可以降低上呼吸道的病毒载量,像这些东西可以用一下。
在家里边,需要准备一个氧饱夹,看血氧饱和度,这个非常重要。如果血氧饱和度低于85,或者接近85 -90了就要关注;如果大于90,大家就真的不要着急,没有必要去挤兑医院的资源。
那么刚才讲到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个病毒通过飞沫、空气都可以传播,所以要提醒大家,到今天防控的时候三大件(3W)不能忘:勤洗手(Washing the hands),戴口罩(Wearing the mask),保持社交距离(Watching the distance)。
大家一定要注意,我们最好分批次感染,给病毒机会让它的毒力进一步减弱,进一步留出时间让我们把下一剂加强针打起来,把我们的免疫屏障进一步建立起来。
新形势下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是什么?我再次呼吁大家疫苗打起来,要相信科学,疫苗提供四级保护:防感染,防发病,防传播,防重症、死亡。目前来看,前三防——防感染发病传播,免疫以后都大打折扣,但是防重症、防死亡的效率还是很高。而且防感染防发病防传播尽管大打折扣,但如果感染了,症状会比较轻,疾病负担也比较轻,可能不需要住院,也不需要吃什么药。所以大家对于疫苗一定要有这样的高度认知,现在全球有50款新冠疫苗获批使用,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非常少见的。
第二,什么叫症状?英文叫symptom,这种symptom实际上就是你表现出来的跟你预想的不一样的那种东西。发烧了还不算症状吗?感觉喉咙沙哑了还不算症状吗?只要是跟正常不一样,就叫症状。无症状是指的是你什么感觉也没有,跟原来完全一样。如果你有发烧,你都不想吃饭,这就是症状,食欲不振也是症状。
大家去看教科书,教科书里讲病理学的时候,症状食欲不振,一定写的是症状,头疼发热一定是症状。今天又有些人说不算了,算的话那也叫轻症,是轻症里的轻症,是不是可以把它叫做轻轻症呢?我个人认为我们不要去创造一些没用的术语,让它回归科学,大家多读书,多思考,谢谢。
来源 | 健康界作者 | 申梦霞
相关文章
本文目录一览: 1、五大联赛直播平台免费 2、法甲联赛大家都会在
谁能提供今年法甲所有球队名单? 前锋:拉莫斯,姆巴佩,阿森西奥
2023亚冠最新赛程表 预选赛第一阶段:2023年8月8日开始。小组赛:
本文目录一览: 1、英超2023-2024赛季赛程 2、2023英超赛程表时间
土超是第几大联赛 土超号称世界第八联赛,最熟悉的强队应该是加拉
博洛尼亚vs维罗纳赛果预测 1、博洛尼亚对维罗纳的大小比分预测为
德甲积分榜排名一览 1、德甲2023年积分榜,勒沃库森34积分,拜仁
哪里可以看足球 免费直播看球赛的app:央视体育央视体育app是一款
本文目录一览: 1、斯图加特vs勒沃库森比分 2、德甲排名 3、德甲
中国足球预选赛赛程表 中超足球比赛赛程表如下:2023年6月8日,长
本文目录一览: 1、德甲积分榜20222023年积分 2、德甲积分榜(德国
本文目录一览: 1、法甲联赛积分榜排行榜 2、上赛季法甲积分榜的
本文目录一览: 1、良陈美锦男女主是否双洁 2、锦字取名女孩名字
欧洲杯几年一次 年 4年 正确答案:4年 欧洲足球锦标赛,简称“欧
亚洲杯男足赛程公布 1、年亚足联亚洲杯,组委会决定将原定于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