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热线
如果此刻孤单
不妨抬头看看月亮
每晚八点半 陪你看世间
疫情的风向,看来真的要变了。
最近从国家到地方,不断发出新的疫情信号。
各路消息密集得让人应接不暇。
把所有信息结合起来,人们都有一个强烈的感觉:
两天两场重要的会
11月30日,在国家卫健委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座谈会。
主抓疫情防控的孙副总理,听了八位专家的汇报。
八位都是响当当的一线抗击新冠的专家:
张伯礼、沈洪兵、王军志、梁万年、杜斌、冯子健、杨维中、董小平。
会后的新闻稿,可能是这两年最受关注的新闻稿。
连我县城的表姐都在研究。
里面有两句话特别值得琢磨:
分析一下,病毒弱了,疫苗普及了,这个新形势下的,应该是什么新任务呢?
正常推理,肯定不是严防死守”了,对吧?
这句的指向性就更明显。
不断完善诊断、检测、收治”等措施,加快药物和医疗资源准备”,就是为更多人感染病毒”做准备。
走小步,不停步”,就是谨慎地、持续地向着目标前进。
目标是什么?
应该就是结束疫情”吧。
当然,结束疫情”不是彻底消灭病毒,而是我们都回到正常生活,不再严格防控。
而这场座谈会的第二天,孙副总理又一次在国家卫健委开会,听取了疫情防控一线代表的意见。
两天两场这样的会,非常罕见。
更重要的是,两次都没有提动态清零”,都说到了走小步,不停步”。
释放的信号,非常重磅。
两个热搜和三篇新华时评
伴随着中央的信号,各路媒体开始发出更明确的信息。
12月1日一早,有两条热搜,特别振奋人心。
第一个热搜,是环球时报发文,说奥密克戎致病力已大幅降低。
疫情三年来,环球时报还是头一回写关于新冠病毒减弱的文章。
文章称,已有国内科研团队验证,相比于新冠病毒的原始毒株和其他变异株,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大幅下降。
随后,中国新闻周刊也发文称:
虽然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在明显增强,但致病力已经比原始毒株下降了40倍。
其实奥密克戎毒株的致病力下降、传播力增强,大家早就知道。
就拿目前国内最严重的城市广州来说。
广州本轮疫情感染者16.27万,重症、危重症仅4例,无死亡病例。
但以前我们为了严格防控,都在强调奥密克戎的传播力强”。
而现在媒体开始集中强调致病力弱”,显然另有深意。
民众了解奥密克戎致病力弱,才不会太恐惧感染,也才不会在感染后拼命往医院挤。
所以要想和病毒共存,消除民众恐慌是第一步,也是重中之重。
第二条热搜,是新京报发文,说专家称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新冠有后遗症”。
其实现在大部分人已经知道了,新冠阳性大部分是无症状,所以不担心感染。
但很多人担心感染后会有后遗症。
所以新京报这篇文,也是精准地缓解了大众的感染焦虑”。
我们暂且不讨论新冠到底有没有后遗症。
仅从媒体发出这篇文章的时机来看,释放的信号也是很明显的。
而在两个热搜之后,12月1日晚,新华社连发三篇时评:
第一篇:
意思是疫情严峻复杂,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第二篇:
这篇就强调,老人、孩子、基础病患者等易感人群,还有孕产妇等特殊人群,应该重点关照,保护好他们的生命线。
第三篇:
过去我们听到更多的是全员核酸”应检尽检”,重点在检”。
现在新闻标题说的都是应解尽解”,重点在解”。
这信号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虽然现在肯定还不是全面放开的时候。
但我们要去往的方向,是越来越清晰了。
多地火速跟进
上层发出信号后,各地跟进的速度,快得令人惊诧。
11月30日,广州做出决断:
解除所有疫情防控临时管控区。
这个决定特别让人意外。
要知道,就在前一天,广州还新增了七千多例的新冠感染者。
但是广州话不多说,把多个临时管控区都解了封。
然后地铁轻轨、餐厅堂食、线下教学,还有各种娱乐场所,都纷纷恢复。
消息一出,全网刷屏。
很多广州市民也很懵,上午还在到处抢菜,下午就突然解封了”。
还有人表示,突然放开,有点感动,还有点不敢动”。
但随着围挡拆除,关卡撤掉,广州久违的烟火气,回来了。
11月30日,北京发布公告称:
居家老人,居家办公和学习人员、婴幼儿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如果无外出需求,可以不参加社区核酸筛查。
丰台部分社区甚至推出了核酸自采点,居民可以自采核酸并上传信息。
11月30日晚,北京高碑店(北京)太平庄社区迈出了更大的步子:
即日起对阳性病例居家管控!”
之前,石家庄曾第一时间试水解封。
但据说情况不好,又封了几天。
而12月1日起,石家庄主城区再次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除了堂食和密闭公共服务场所暂缓开放,商场酒店超市,商业街等服务型经营场所,又逐步开放了。
12月1日晚,在成都卫健委的发布中,再次释放了政策新信号。
之前,成都市民仅出入小区不再出示核酸阴性报告了。
政策调整后,市民除了去医院外,出入公交、地铁、写字楼等等其他公共交通都不必再出示核酸阴性报告了。
除此之外,多地都宣布取消了全员核酸,比如三亚、福州、上海、合肥等等。
广州更是倡导市民非必要不核酸。
这些政策,虽然看起来并不惊天动地,不是很多人想象的忽然通告,立刻放开”。
但事虽小,信号大。
这一系列的动作,都释放了明确的信号:我们正在慢慢恢复正常生活。
动不动就全员核酸、全城封控的时代,应该不会再来了。
病毒可能永远都在
但我们不怕了
还有个事儿,很多人可能没注意。
开头说的那场副总理和专家的座谈会结束后,人民币超速增值。
截止到11月30日晚,离岸人民币报价7.04,短短时间内就涨了近1000点。
之后两天,也强劲上涨。
人民币汇率连续三天强劲上涨,看出世界对我们措施变化的信心了。
说明市场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
资本市场是最敏感和聪明的。
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风向标。
我也相信,国家现在做出政策调整,是经过科学研判的。
疫情已经三年,我们不可能无休无止地严防死守下去。
总是要慢慢恢复正常生活的。
国家用三年时间,保护了无数民众的生命健康。
现在终于等到了病毒毒力变弱、民众又普遍接种了疫苗,也是时候改变疫情防控策略了。
当然,看目前的信息,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放开”。
而是一点点放宽,一点点尝试,一点点总结经验。
然后稳妥地、代价最小地,回到正常生活。
所以我们可能还要面临一阵子的防控。
甚至还有因为政策变化而带来的麻烦和混乱。
但这些应该都会很快过去。
古人说,大疫不过三年,我们真的快到跟疫情说再见的时候了。
新冠病毒可能永远存在,但新冠疫情终会过去。
未来,新冠病毒可能会像感冒一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但是,我们不会那么怕它了。
注:中汇名车( www.ogshifu.cn )提醒:[ 拐点来了?疫情重磅消息密集放出,信号很明显了(疫情拐点尚未到来) ] 文章仅为流传信息,交流学习之目的,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汇名车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ogshifu.cn/show.php?cid=42&id=10880
澎湃新闻记者 吴冠 继去年9月的“欧洲计划”后,吉利集团旗下高端品牌领克汽车又跨出全球化战略的第二步。 ...
根据保监会交强险上险数据,2020年我国进口车累计上险量为999,646辆,近百万辆的体量还是非常可观的。而在很...
不知从何时起,曾经晒美食、晒心情、发表心灵鸡汤、甚至秀恩爱的微信朋友圈,已被代购成功占领。通过海外代...
本系列文章主要介绍2024年初,登陆俄罗斯市场首发的中国新车。在上一篇2024年这些国产车将登陆俄罗斯,15款...
在老司机的眼中,丰田兰德酷路泽的确以实力演示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越是环境恶劣的地方...
近几个月因受疫情影响,平行进口汽车企业的销售和资金运转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为...
前不久,小智身边一个朋友在询问买车的事儿,20万元左右的预算是买紧凑型SUV,还是中型SUV?其中,他...
今天跟大家聊聊,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平行进口车,什么是平行进口车呢,其实它的全称叫“平行贸易进口车”,也...
10月12日,第23届“俄罗斯年度汽车”获奖者名单在莫斯科揭晓。中国有17款车获奖,其中两个品牌跻身今年俄罗...
什么是平行进口车? 平行进口汽车,全称是平行贸易进口车,简称平贸车。是指未经品牌厂商授权,贸易商从海外...
【编者按】 5月22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18年7月1日起,进口整车及零部件关税的下调。这将...
用更便宜的价格买车,可以说是所有新车买家的追求,哪怕是高档、昂贵的进口车的买家也不例外。殊不知,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