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刻孤单
不妨抬头看看月亮
每晚八点半 陪你看世间
疫情的风向,看来真的要变了。
最近从国家到地方,不断发出新的疫情信号。
各路消息密集得让人应接不暇。
把所有信息结合起来,人们都有一个强烈的感觉:
两天两场重要的会
11月30日,在国家卫健委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座谈会。
主抓疫情防控的孙副总理,听了八位专家的汇报。
八位都是响当当的一线抗击新冠的专家:
张伯礼、沈洪兵、王军志、梁万年、杜斌、冯子健、杨维中、董小平。
会后的新闻稿,可能是这两年最受关注的新闻稿。
连我县城的表姐都在研究。
里面有两句话特别值得琢磨:
分析一下,病毒弱了,疫苗普及了,这个新形势下的,应该是什么新任务呢?
正常推理,肯定不是严防死守”了,对吧?
这句的指向性就更明显。
不断完善诊断、检测、收治”等措施,加快药物和医疗资源准备”,就是为更多人感染病毒”做准备。
走小步,不停步”,就是谨慎地、持续地向着目标前进。
目标是什么?
应该就是结束疫情”吧。
当然,结束疫情”不是彻底消灭病毒,而是我们都回到正常生活,不再严格防控。
而这场座谈会的第二天,孙副总理又一次在国家卫健委开会,听取了疫情防控一线代表的意见。
两天两场这样的会,非常罕见。
更重要的是,两次都没有提动态清零”,都说到了走小步,不停步”。
释放的信号,非常重磅。
两个热搜和三篇新华时评
伴随着中央的信号,各路媒体开始发出更明确的信息。
12月1日一早,有两条热搜,特别振奋人心。
第一个热搜,是环球时报发文,说奥密克戎致病力已大幅降低。
疫情三年来,环球时报还是头一回写关于新冠病毒减弱的文章。
文章称,已有国内科研团队验证,相比于新冠病毒的原始毒株和其他变异株,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大幅下降。
随后,中国新闻周刊也发文称:
虽然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在明显增强,但致病力已经比原始毒株下降了40倍。
其实奥密克戎毒株的致病力下降、传播力增强,大家早就知道。
就拿目前国内最严重的城市广州来说。
广州本轮疫情感染者16.27万,重症、危重症仅4例,无死亡病例。
但以前我们为了严格防控,都在强调奥密克戎的传播力强”。
而现在媒体开始集中强调致病力弱”,显然另有深意。
民众了解奥密克戎致病力弱,才不会太恐惧感染,也才不会在感染后拼命往医院挤。
所以要想和病毒共存,消除民众恐慌是第一步,也是重中之重。
第二条热搜,是新京报发文,说专家称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新冠有后遗症”。
其实现在大部分人已经知道了,新冠阳性大部分是无症状,所以不担心感染。
但很多人担心感染后会有后遗症。
所以新京报这篇文,也是精准地缓解了大众的感染焦虑”。
我们暂且不讨论新冠到底有没有后遗症。
仅从媒体发出这篇文章的时机来看,释放的信号也是很明显的。
而在两个热搜之后,12月1日晚,新华社连发三篇时评:
第一篇:
意思是疫情严峻复杂,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第二篇:
这篇就强调,老人、孩子、基础病患者等易感人群,还有孕产妇等特殊人群,应该重点关照,保护好他们的生命线。
第三篇:
过去我们听到更多的是全员核酸”应检尽检”,重点在检”。
现在新闻标题说的都是应解尽解”,重点在解”。
这信号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虽然现在肯定还不是全面放开的时候。
但我们要去往的方向,是越来越清晰了。
多地火速跟进
上层发出信号后,各地跟进的速度,快得令人惊诧。
11月30日,广州做出决断:
解除所有疫情防控临时管控区。
这个决定特别让人意外。
要知道,就在前一天,广州还新增了七千多例的新冠感染者。
但是广州话不多说,把多个临时管控区都解了封。
然后地铁轻轨、餐厅堂食、线下教学,还有各种娱乐场所,都纷纷恢复。
消息一出,全网刷屏。
很多广州市民也很懵,上午还在到处抢菜,下午就突然解封了”。
还有人表示,突然放开,有点感动,还有点不敢动”。
但随着围挡拆除,关卡撤掉,广州久违的烟火气,回来了。
11月30日,北京发布公告称:
居家老人,居家办公和学习人员、婴幼儿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如果无外出需求,可以不参加社区核酸筛查。
丰台部分社区甚至推出了核酸自采点,居民可以自采核酸并上传信息。
11月30日晚,北京高碑店(北京)太平庄社区迈出了更大的步子:
即日起对阳性病例居家管控!”
之前,石家庄曾第一时间试水解封。
但据说情况不好,又封了几天。
而12月1日起,石家庄主城区再次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除了堂食和密闭公共服务场所暂缓开放,商场酒店超市,商业街等服务型经营场所,又逐步开放了。
12月1日晚,在成都卫健委的发布中,再次释放了政策新信号。
之前,成都市民仅出入小区不再出示核酸阴性报告了。
政策调整后,市民除了去医院外,出入公交、地铁、写字楼等等其他公共交通都不必再出示核酸阴性报告了。
除此之外,多地都宣布取消了全员核酸,比如三亚、福州、上海、合肥等等。
广州更是倡导市民非必要不核酸。
这些政策,虽然看起来并不惊天动地,不是很多人想象的忽然通告,立刻放开”。
但事虽小,信号大。
这一系列的动作,都释放了明确的信号:我们正在慢慢恢复正常生活。
动不动就全员核酸、全城封控的时代,应该不会再来了。
病毒可能永远都在
但我们不怕了
还有个事儿,很多人可能没注意。
开头说的那场副总理和专家的座谈会结束后,人民币超速增值。
截止到11月30日晚,离岸人民币报价7.04,短短时间内就涨了近1000点。
之后两天,也强劲上涨。
人民币汇率连续三天强劲上涨,看出世界对我们措施变化的信心了。
说明市场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
资本市场是最敏感和聪明的。
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风向标。
我也相信,国家现在做出政策调整,是经过科学研判的。
疫情已经三年,我们不可能无休无止地严防死守下去。
总是要慢慢恢复正常生活的。
国家用三年时间,保护了无数民众的生命健康。
现在终于等到了病毒毒力变弱、民众又普遍接种了疫苗,也是时候改变疫情防控策略了。
当然,看目前的信息,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放开”。
而是一点点放宽,一点点尝试,一点点总结经验。
然后稳妥地、代价最小地,回到正常生活。
所以我们可能还要面临一阵子的防控。
甚至还有因为政策变化而带来的麻烦和混乱。
但这些应该都会很快过去。
古人说,大疫不过三年,我们真的快到跟疫情说再见的时候了。
新冠病毒可能永远存在,但新冠疫情终会过去。
未来,新冠病毒可能会像感冒一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但是,我们不会那么怕它了。
相关文章
澎湃新闻记者 吴冠 继去年9月的“欧洲计划”后,吉利集团旗下高端
根据保监会交强险上险数据,2020年我国进口车累计上险量为999,64
不知从何时起,曾经晒美食、晒心情、发表心灵鸡汤、甚至秀恩爱的
本系列文章主要介绍2024年初,登陆俄罗斯市场首发的中国新车。在
在老司机的眼中,丰田兰德酷路泽的确以实力演示了“车到山前必有
近几个月因受疫情影响,平行进口汽车企业的销售和资金运转造
前不久,小智身边一个朋友在询问买车的事儿,20万元左右的预算是
今天跟大家聊聊,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平行进口车,什么是平行进口车
10月12日,第23届“俄罗斯年度汽车”获奖者名单在莫斯科揭晓。中
什么是平行进口车? 平行进口汽车,全称是平行贸易进口车,简称平
【编者按】 5月22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18年7月
用更便宜的价格买车,可以说是所有新车买家的追求,哪怕是高档、
在过去十几年里,大家买到的新车,大多来自4S店或者次级经销商,
1. 车辆购置税1.1. 税收优惠1.1.1. 法定减免1.依照法律规定应当予
7月1日降低进口车关税,所以近期车价应该会有所下降,经销商们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