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深入关怀人类:新冠疫情的影响远不止你想的那样

深入关怀人类:新冠疫情的影响远不止你想的那样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已经肆虐全球3年,给人类的生命和发展带来了惨痛的创伤。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6.4亿例,死亡病例超过660万例。据不完全统计,新冠疫情每年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超10亿美元,这一现象直到2023年可能会有好转。相比于国外开放式的疫情防控政策,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并且根据疫情发展的态势不断优化和调整防疫政策,因此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广大人们的生命安全,3年来我国累计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均不到全球的1%。再次为我国的防疫政策和医护人员点赞!

持续了3年的疫情,严重制约了人类的经济发展。最明显的就是全球的正常生产贸易活动受到了极大冲击,全球贸易市场急剧动荡;其次是疫情导致的停工或延迟复工直接波及到全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甚至被中断;再次是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借势爆发,导致贸易摩擦、种族歧视和战争等持续不断发生;最后是不确定的疫情持续扩散,可能会导致新的经济危机!如果新冠疫情带来的仅仅是经济上的问题,那么人类完全有可能克服并顺利度过,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毕竟从1937年郁金香狂热”开始,全球人类已经经历过至少7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了。这些看得见的、宏观上的经济现象,及其引发的相关的地缘政治、贸易争端、破产、贫穷、歧视和战争等,并不能阻止人类前进的步伐,等到下一个经济周期,人类的发展便会开启新的飞跃模式。

可是,如果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远不止眼前看到的这些呢?如果人类本身发生的深刻的变化,会不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的发展呢?

疫情的长期存在,对人类生产、生活会造成长期的影响,很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精神创伤、强迫障碍和焦虑、抑郁障碍三大心理问题。据调查,疫情期间医务人员、感染者和一般人群患有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率分别为26.9%,23.8%和19.3%,比新冠疫情之前增长了近2/3,这种情况以往只发生在战后幸存的军人和无辜人群中。因此有人说,新冠疫情就是人类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一点也不为过啊!疫情造成的PTSD主要表现为精神创伤、强迫障碍和焦虑、抑郁障碍三大心理问题。在社会高度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早日被内卷”重重包围的今天,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给人们的精神和心理产生的影响早已不言而喻,而新冠疫情的旷日持久的持续,无疑是给人们精神生活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人类是具有丰富情感和心理活动的高等生物,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但也是一种负担。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在解决困扰温饱问题的物质需求之后,就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但是随着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发展节奏越来越快,有限的资源最终导致人类之间的竞争的激烈化和白炽化,这反而引起人类精神世界的动荡,心理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癔症、厌食症、睡眠障碍等等一系列新名词雨后春笋般接连出现,到现在人们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疫情期间,网络上经常爆出,一个正常人突然大呼小叫、手舞足蹈起来,惊呆了众人,究竟怎么回事也许只有看了医生才知道吧!看似小小的心理问题,其实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病情较轻的人,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会从主观上用理智克服;但是病情稍重的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整个人沉迷的自己的世界里无法逃脱,与周围人的关系搞得一塌糊涂,工作和生活破碎不堪一地鸡毛。这难道不严重吗,谈何个人发展,谈何为家为国奉献?随着疫情防控的放开和常态化,人类的心理疾病问题会越来越普遍化,曾经小众化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势必会成为火爆的职业!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以往人类交往基本上都是见面节流。英语角、读书会、相亲、见家长、朋友聚餐、企业团建、交流会等等,这会大大增加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效率,能够排除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是疫情期间,根据防控政策,很多线下交流和见面是不可能了,因为聚集的风险太大了。因此都转为线上交流,远程办公、云会议的确是给上班族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安全;但是,网上交友,这不又变回了人们深恶痛绝的网恋”吗?云聚餐、云旅游等等,听起来就感到好笑!但是又不得不接受,这就会事实发生的!

互联网带给人类的便利真的是无处不在,到现在,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模式,甚至于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已经没有了以往的近距离接触,我不知道这对人类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未来的某一天,可能真的会出现这样一种情景,和你网聊很久让你很有好感想要线下奔现时,你还不知道对方只是个机器人!

以前人们总是很讨厌一种人,死肥宅”。但是现在便利生活不正在逼着人们成为死肥宅吗?!发达的互联网,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可完成,吃喝玩乐的上门服务。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上班族开始居家办公,学校放假学生在家上网课,全家人团团圆圆,宅在家里。一开始,家长和孩子会有不同的抗拒、焦虑心情,但是随着疫情的持久化,各个家庭将会逐渐适应这样的生活。而年轻的孩子们,也将会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同这种生活习惯,从此以后,将会很难看到孩子们一起玩耍的幸福童年场景,很难再有深厚的师生情同学请和同学会了,也很难再有办公室的紧张办公和偶尔的欢乐了。所有的一切都只在家里发生了!宅在家里是受提倡的一种好习惯,宅是一种高级的生活方式!

疫情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经济上的损失,更多的是心理的创伤。希望这能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这个问题,借此也希望国家能够出台相关政策、调配相关资源来应对和解决这样的问题。最后也呼吁大家,关爱自己、关爱身边的家人和朋友们!

相关文章

购车热线
咨询港口直销价购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