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国外疫情啥情况?你们新冠好了有后遗症吗?”我在德国的真实经历

国外疫情啥情况?你们新冠好了有后遗症吗?”我在德国的真实经历

最近每天都有人留言问我,国外疫情到底是啥情况?

更多人关心的是,黛西得新冠自愈了,有没有后遗症?

我一开始很不解,这些在网上一搜就知道了呀。

但后来又一想,当我听说北京疫情严重了,第一反应也不是上网搜,而是问问北京的朋友,你们那啥情况?

权威机构的统计数字,当然有它的重要意义。

那今天就写写我们在德国的经历吧。

但一定要记得,

这篇不讨论任何国家的防疫政策,也不站任何立场,更不构成防疫建议。

大家留言的时候,也请注意呵护一下我的求生欲,

今年6月底,我确诊了新冠,队友随后中招,之前写过这段经历。

相关文章 | 晚节不保,我感染了新冠

当时德国大范围流行的是奥密克戎BA.5毒株,应该就是它没跑了。

我除了发烧和感冒症状,阳性的前两天胳膊痛到不敢抬,虽然主观感受上挺难受的,但仍然属于轻症。

队友的症状和我完全不同,他发烧,头痛,呕吐。

我俩都是前两天最难受,第四天退烧就活蹦乱跳了,第五天只剩轻微感冒症状,直到第十天才转阴。

让我很意外的是,奥密克戎那么强的传播力,我和队友先后在家隔离的三周里,饼饼一直是阴性。

铁阴铁阴的,没有任何症状,看上去比平时还健康。。。

其实在家隔离就是隔了个寂寞,根本不可能让小孩子和妈妈始终保持1.5米距离。

我得新冠的时候,饼饼在我床边上疯狂试探。

我不忍心赶她走,因为她说,抱泰迪熊没有抱妈妈那么柔软、温暖。

饼饼一直阴性,我猜有两种可能。

幼儿园是中央病毒库,孩子们都不戴口罩,在幼儿园抱一块玩,相互传染是迟早的事。

当时我们去做新冠测试的时候,工作人员说,BA.5变种在嘴里经常测不出来,要捅鼻子。

捅鼻子不舒服,娃不配合,工作人员也不好太勉强,只是象征性地在鼻腔里过一下,测了个心理安慰。

无论哪种可能性,都和社会流行的一个说法比较吻合,

饼饼的幼儿园参加了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针对新冠在儿童中传播”的研究项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周都有人来给孩子们测两次新冠,几乎每次都会测出阳性。

测出来阳性的孩子们,都是轻微感冒症状,或者没有症状,孩子恢复得也通常得比大人快。

后遗症,这是我被问最多的。

多到让我觉得,我没后遗症这事儿让一部分人失望了。。。

后遗症”这个词让人有些害怕,给人一种遗留下来伴随终身”的感觉。

国外的叫法是long covid或post-covid conditions。(可以直译为长新冠”)

这么叫就感觉好很多了,长新冠”不是永久新冠”,

我看到的关于long covid最新的权威研究,是今年8月6日发表在《柳叶刀》上的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教授的研究。

76400多名成年人填写了在线调查问卷,从2020年3月到2021年8月,每个参与者共填写24次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5.5%(超过4200名)的参与者称自己确诊过新冠,这其中超过

不过,

最终,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

啥?八个里头就有一个有后遗症”,这个比例不低啊!

但是,

我目前没有看到关于奥密克戎后遗症的大样本研究,只找到了德国在今年6月对的一个

再说说我和身边朋友的经历。

我转阴后,持续咳嗽了一两个月,按照世卫组织的定义,这不算long covid。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long covid是在新冠发病后三个月内发生的,且影响持续至少两个月的,且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症状。

我的气管比较敏感,平时感个小冒也会持续咳嗽一两个月,这次也算是正常发挥。

问了一圈身边得过新冠的朋友,

包括一位朋友的老公重症住院了,转阴出院后,除了在老婆观察他的时候会表现出虚弱症状,其他时候都挺好的。

插一句,

当然也有少数朋友说有后遗症,

从我身边朋友的情况来看,有没有后遗症似乎非常随机,一个得过两次新冠的朋友说,第一次有后遗症(失眠),第二次没有后遗症。

当然了,除了味觉消失”这种明显可以和新冠紧密关联的症状,像失眠疲倦焦虑之类的症状,并不一定是新冠带来的。

你想一想,没得新冠,你是不是也会有阶段性的失眠,疲倦,焦虑,记性不好?你会怎么解释这些感受呢?年纪大了?还是月子没坐好?

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思辨能力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他能不能理解

科学研究要有对照组,要控制其他变量,要排除安慰剂效应,这些在新冠后遗症的研究中是很难实现的。

这周三开始,

德国是各州自治,州和州的防疫政策有差别,但不会差别太大。

说白了就是,测出阳性了也可以到处乱跑,但是需要戴着口罩乱跑。

看到这个新闻,我一开始还觉得挺没安全感”的,但听法国和意大利的朋友说,他们早就没有阳性隔离义务了。

德国对待疫情的态度,在欧美国家里算是非常保守的,一般都是先观察别人走一步,没事儿,自己再走。

去年12月,德国有个冷笑话说:

因为在此之前,早期新冠的重症率很高,造成了医疗资源挤兑,医院床位紧张。

而奥密克戎开始流行后,轻症和无症状居多,大多数人都是在家里自愈,尽管新增人数破表,但没有出现之前的医疗挤兑。

德国总人口是8000万。

这还没包括阳了没上报的(嫌上报手续麻烦),阳了不知道的(无症状,或者轻微症状没测)。

直到现在,德国的火车公交地铁仍然必须戴口罩,飞机和机场从今年10月开始取消了口罩义务,但仍然建议戴。

相比之下,我们上周去法国,看到的戴口罩的人屈指可数,公共场合的消毒液更是摆设,根本就是空的。

德式抗疫很能体现德国的钢铁直男风格。

一板一眼严格按流程走,防疫过程中发明了一堆概念,3G,2G,3G plus,2G plus。。。

比如在3G时期”,只有接种三针疫苗

但是,公共场所里面的餐厅,可能需要更严格的3G plus”,也就是说只有快测阴性证明”是无效的。

之前我在家具店就看到过一对夫妇,他们逛完了家具想去餐区吃饭,被拦住不让进,因为他们只有一个快测的阴性证明,符合3G(可进家具店),但不符合3Gplus(不可进餐区)。。。

这几年越发觉得,生活就是在权衡和取舍。

你想要说走就走的旅行,就要承担说阳兑阳的风险。

你想要眼前的万无一失,就要放弃不确定的远方。

很多人看了我的游记说,羡慕黛西想去哪就去哪。

我怎么可能想去哪就去哪?我已经三年多没回济南的家了。

就算新冠从没来过,过去的也都过去了,没有谁的昨天是回得去”的。

历史无数次证明,再难过去的事,也总会成为往事的。

相信这次也不例外。

相关文章

购车热线
咨询港口直销价购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