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服务热线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汽车百科 > 问题解答 > 正文

高温天气下,汽车成了毒气箱?且听权威机构怎么说

来自:中汇名车 日期:2023-01-01 06:00:01 手机链接
高温天气下,汽车成了毒气箱?且听权威机构怎么说

高温下,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比28°C常温下要高出约2-13倍。其中丙烯醛平均高出了9倍,乙醛平均高出了2-5倍,甲醛普遍高出了5-11倍,最高几乎达到0.45mg/m³。

我们知道,高温会加剧甲醛这些有机物的挥发。在炎热的夏季,汽车里的这些有害物质的挥发浓度有多高呢?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测试了54款汽车后发现,高温下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比28°C常温下要高出约2-13倍。其中丙烯醛平均高出了9倍,乙醛平均高出了2-5倍,甲醛普遍高出了5-11倍,最高几乎达到0.45mg/m³。

在国标中,车内甲醛最高浓度不能超过0.1mg/m³,约等于0.123ppm。对敏感的人来说,即便只有0.05ppm,就可能感觉到甲醛在辣眼睛”了。更重要的是,甲醛不能一次性完全清除。它只能缓慢地挥发出去,这个过程通常需要3-10年。

车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使用材料和生产工艺的环保性,当然这也侧面反映出汽车厂商对车内环境健康的重视程度。中国汽车健康指数每年测试的车型中,还是有很多车获得了不错的测评成绩,可以在中国汽车健康指数官网(

http://c-ahi.caeri.com.cn/)中查看它们的测评结果。

它们有一定的效果,但其实更能快速见效的办法,是开窗通风。根据中国汽车健康指数测评统计的数据,通常只要通风30分钟,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就可以下降90%左右。

被暴晒后车内温度很高,很多人上车都是立马关窗开空调降温,此时车里的空气甲醛浓度比较高,呼吸这样的空气不利于健康。而且车里都是热空气,要靠空调吹冷气降温,效率很低。

应该先打开车门、车窗,打开外循环通风,等车内温度降得跟车外差不多了,再关窗户,打开A/C和内循环。

长时间开车时,一直使用内循环也是不对的。车内空气循环使用,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会越来越高。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000ppm时,人会开始感到沉闷,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有头晕、焦虑、犯困等症状;当浓度达到1500时,就属于轻度污染了。

所以国家GB 9673-1996《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相关规定要求,车厢等公共场所里的二氧化碳浓度,最高不能超过1500ppm。国外的SAE International - 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测试发现,如果车里有4个人,不到半小时,车内二氧化碳浓度就能达到3000ppm。

建议车主朋友们,开车时,至少每隔半小时,将内循环切换为外循环更换空气,不仅有利健康,也能减少行车的安全隐患。

消息来源: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

End

编辑 | 李慧颖

注:中汇名车( www.ogshifu.cn )提醒:[ 高温天气下,汽车成了毒气箱?且听权威机构怎么说 ] 文章仅为流传信息,交流学习之目的,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汇名车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ogshifu.cn/show.php?cid=43&id=16105

热门资讯 尽在中汇

每日推荐 精选车型

相关文章

预约看车送好礼!

或致电我们,让我们为您服务 上班时间 9:00-18:00